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要闻 > 正文内容

民政部: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监测对象超8千万人

关爱多12个月前 (05-11)国内要闻405

民政部10日举行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武增锋通报今年一季度民政重点业务工作进展,民政事业发展整体平稳有序,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单位《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目前已有19个省份出台配套文件或落实措施,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监测对象达到8015万人。会同有关部门印发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政策文件,指导各地科学合理确定低保标准。指导各地精心组织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及时、足额发放救助保障资金。春节期间,各地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30.8亿元,惠及1160万人。

图一.jpg

  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召开2024年全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出台《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扎实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持续推进社会组织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和援藏援疆工作。部署开展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国际性社会团体、外国商会2023年度检查工作。改版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加强监管信息动态发布。依法开展执法监督,对新华青少年儿童食品质量研究发展中心作出撤销登记处理,对光彩养老事业促进中心等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常态化推进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相关工作。

  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方面。制定出台《地名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做好地名备案公告工作,一季度全国共备案地名1.6万余个。联合央视频制作推出地名文化故事系列短视频,弘扬中华优秀地名文化。参加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介绍我国地名工作成果和经验。举办全国“乡村著名行动”培训班,指导各地深入落实乡村地名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利农惠农等重点任务。开展京津线、冀辽线等14条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组织吉林、黑龙江等7省(区)开展省界界桩更换。完成2023年平安中国建设边界专项考评工作。

  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召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署开展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指导各地持续做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确保清明节祭扫工作安全文明有序。持续做好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办理“跨省”婚姻登记302270对。持续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发放监管,两项补贴制度分别惠及1183.6万困难残疾人、1592.7万重度残疾人。深入开展“精康融合行动”,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家庭和融入社会。指导各地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建设项目,召开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部际联席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启动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评估工作。

  老龄工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协调印发全国老龄委工作规则、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推动构建老龄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研究制定全国老龄委2024年工作要点,部署6方面36项具体任务。会同有关成员单位组织实施老年助餐服务持续推进行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行动、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银龄行动等“四大行动”。联合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联合广电总局等部门评选并公布2023年度全国敬老养老助老公益广告作品44部,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养老服务发展方面。联合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的通知》并组织申报工作。持续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工作。会同财政部组织开展2024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评审工作,公示拟入选地区名单;完成2022年项目成果验收,并持续抓好2023年项目组织实施。指导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落实措施。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加快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督促各地应用新版系统。

  儿童福利保障方面。健全完善儿童福利相关政策法规,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收养相关政策文件。组织召开儿童福利机构安全管理暨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视频会,持续开展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建立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统计监测制度,研究制定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截至目前,集中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平均保障标准分别为1928.3元/人·月和1478.4元/人·月,同比分别增长5.3%、6.5%。

  慈善事业促进方面。组织召开全国慈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23年慈善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贯彻落实新修改的慈善法,启动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修订)工作。继续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强化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监管,持续提升慈善事业公信力。截至目前,全国现有慈善组织14791家,全国已备案慈善信托1762单,信托财产总规模逾71.4亿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186.html

分享给朋友:

“民政部: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监测对象超8千万人” 的相关文章

工伤复发怎么办?此篇文章详细解说

工伤复发怎么办?此篇文章详细解说

发生工伤经治疗后复发了怎么办?关于工伤复发收好这篇知识帖1什么是工伤复发?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是指职工因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经过医疗机构必要的诊断治疗,包括采取病情检查、确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医疗措施,确定工伤职工伤(病)情痊愈,终结医疗,终止停工留薪期,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伤残等级后或者...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规定》解读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规定》解读

       近日,水利部印发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规定》(水建设〔2023〕156号,以下简称《规定》)。现就《规定》解读如下。  一、《规定》的制定背景  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水利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公益性强,以政府投资为主,随着水利...

广东省“数字政府2.0”建设全面深化涉企政务服务若干措施

广东省“数字政府2.0”建设全面深化涉企政务服务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大数据、大平台、大服务优势,促进涉企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不断夯实政务...

企业申报资质需要提供社保证明材料么?

企业申报资质需要提供社保证明材料么?

情形:企业申报资质需要提供社保证明材料么?解答:企业在申请工程勘察资质、工程设计资质、建筑业企业资质(含新申请、升级、延续、变更)时,不需提供人员社保证明材料。由资质申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人员社保真实性、有效性签字承诺,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资质审批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对企业申报资质人员缴纳社保情况进行核...

注册执业人员是否必须注册在申报企业,是否可以注册在无建设工程资质的关联企业?

注册执业人员是否必须注册在申报企业,是否可以注册在无建设工程资质的关联企业?

情形:注册执业人员是否必须注册在申报企业,是否可以注册在无建设工程资质的关联企业?解答:注册执业人员必须注册在申报企业,注册在其它企业,包括申报企业的上级公司、下级公司、控股公司或参股公司,其注册执业资格均不予认可。...

申报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取得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人员作为建造师申报,是否认可?

申报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取得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人员作为建造师申报,是否认可?

情形:申报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取得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人员作为建造师申报,是否认可?解答:取得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人员作为企业注册人员申报不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