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内容

福建:老年优待工作进阶—— “一证通行” 解锁便捷生活

关爱多2周前 (04-17)各地动态1715

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福建省持续推进老年优待工作,不断优化优待政策,深化新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通过开展身份证 “一证通行” 工作,探索老年优待工作的 “更优解”,让改革发展成果以更广泛、更公平、更便捷的方式惠及全体老年人。

一揽子优待举措落地见效

老年人优待政策旨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是为60周岁及以上公民提供生活便利和福利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落实老年人优待工作中,福建省老龄委各成员单位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

“全省公共交通每年投入适老化无障碍出行的资金超过0.81亿元,切实落实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政策,累计已有452万人从中受益。” 省交通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适老化无障碍出行已深度融入交通运输 “建管养运服” 的各个环节。截至目前,全省所有地市均开通电话约车服务,主要网约车平台均上线 “一键叫车” 服务,累计为老年人出行提供服务超88.1万单;全省各类交通枢纽和客运场站均实现无障碍通行,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达1352辆,基本满足了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此外,全省94个道路水路客运站保留现金、刷卡、纸质票据、证件等支付和使用方式,让不便于使用电子产品的老年人也能平等、便捷地享受出行服务。

全省教育系统积极行动,全力推动老有所学。《2023年度福建省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国家老年大学厦门分部挂牌成立,全省推动高校设立老年大学28所,福建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成立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72所,参与学习的老年人超过166万人。另外,福建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且适合老年人的课程、课件等资源4.2万个,开发省级老年教育特色课程等920门,进一步提高了老年教育资源的可及性。

“近年来,相关部门始终将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持续做深做细做实老年优待各项工作,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效显著。” 福建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民政厅副厅长王文才介绍,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达71.6万人,不断提高的福利保障水平让老年人的安全感更强、获得感更足。

“一证通行” 提高老年优待便利度

今年1月底,福建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以居民身份证替代老年人优待证工作的通知》,明确将以居民身份证替代原有的老年人优待证,确保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都能公平、便捷地享受优待政策。此前,莆田市先行试点身份证 “一证通行”,并取得良好成效,为全省范围推行身份证替代老年人优待证提供了成功范例。

2021年,莆田市率先实施身份证 “一证通行”。市老龄办与交通运输、文旅、卫健等部门密切沟通协作,确保凭身份证享受老年优待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并从加强宣传引导、升级相关系统、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入手,全面便利老年人旅游、就医、出行等活动。

莆田市文旅部门在博物馆、图书馆专门开设老年人通道,因地制宜推出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和旅游线路,如老年文化节、老年徒步旅游等。同时,对10个景区的票务系统进行升级调整,全面落实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60—64 周岁老年人半价等优惠措施。

莆田市卫健部门对全市96家医疗机构进行适老化改造,安排专人引导老年人就医,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免费提供担架、推车等辅助设备。老年人凭身份证即可享受优先就诊、交费、取药等服务,大大方便了老年人使用数字医疗服务。此外,还组织医护人员深入社区,为30.94万人次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健康咨询等服务,依托身份证信息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

莆田市公交集团对全市997辆公交车刷卡系统进行升级,确保能准确识别老年人身份证信息,并对 2200多名公交司机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适应政策变化,优化服务,熟悉身份证查验流程,让老年人出行更加便捷、舒心。

“全市近70万老年人都可凭身份证享受相应优待政策,‘一证通行’让老年优待服务更加方便可及,也推动老年优待工作在全新维度上提质升级。”莆田市民政局副局长朱建华认为,此举有效避免了因未办理老年人优待证而无法享受优待政策的情况,以公民必备的唯一法定身份证明作为依据,确保老年优待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探寻老年优待工作 “更优解”

让老年优待政策“无感”落地、优待服务“有感”享受,福建省正朝着这个目标大步前行。

根据《关于做好以居民身份证替代老年人优待证工作的通知》,从2025年5月1日起,福建省将终止办理老年人优待证,持有优待证或者本人居民身份证的老年人均可同等享受优待服务。“相较于老年人优待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在技术上的优势为老年人顺畅享受优待政策提供了可能。”福建省民政厅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身份证全面替代老年人优待证后,所有优待政策将全面平移,且只增不减。

据了解,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内置芯片可存储个人基本信息、户籍信息以及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信息,具有安全性高、存储信息量大、防伪性强等特点。因此,身份证替代老年人优待证能够优化老年优待工作流程,使老年人享受优待更加便捷。与此同时,福建省老年优待政策的内涵将更加丰富,服务也将更加多元。

以卫生健康工作为例,今年,福建省卫健委将继续推进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老年营养改善行动、老年口腔健康行动、老年人听力健康促进行动、老年人心理关爱行动、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等 “六大健康促进行动”。

据了解,福建省卫健委老年优待项目指标今年将取得新突破:在2024年基础上,将50%以上的县(市、区)新增为老年痴呆筛查县,筛查人数达15万人以上,推进建设10个记忆门诊和1个认知障碍诊疗中心(病区),对每个老年痴呆筛查试点县、建设记忆门诊的医疗机构分别下拨4万元项目经费和10万元建设经费;推广听觉辅助技术和康复技术,将50%的县(市、区)列为听力健康筛查县,对每个县下达3.5万元经费;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和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扩大失能老年人照护范围,每年增加人数不少于10%;广泛建设心理关爱点,持续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心理关爱活动,目前已确认新增9个关爱点,对每个关爱点下达2万元经费。

“‘一证通行’不仅简化了这些工作程序,使各个环节运行更加流畅,还将通过数据归集并轨的方式,推动老年健康事业迈入大数据时代。” 福建省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420.html

分享给朋友:

“福建:老年优待工作进阶—— “一证通行” 解锁便捷生活” 的相关文章

江苏昆山:“银龄自治”让基层治理更出彩

江苏昆山:“银龄自治”让基层治理更出彩

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要怎么“一键叫车”?为提升适老化出行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公众出行便捷性和满意度,近年来,南京市交通运输部门持续指导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行业积极完善助老打车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优化调整,积极推进巡网融合出行业务模式,形成95128电话叫车、固定点助老设备叫车、手机AP...

多元养老服务让银龄生活再现“芳华”

多元养老服务让银龄生活再现“芳华”

聚精会神构思图案,挥洒自如绘制底稿,指尖流转裁剪卡纸……日前,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东利社区,一场以“春”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剪纸创作之旅正在展开。“看,这是我剪的春字和谷雨节气图案。”社区居民张玲拿着自己的作品向东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展示。展示剪纸作品——春近年来,东营区老年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新时期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

新时期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

处于21世纪的新时期,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日新月异,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对于老龄化,对于老年人,对于健康和养老,是不是都需要重新思考、重新认识、重新判断和重新定义?  对于从业者或准备进入养老行业者,需要有以下的准备:  一是要有耐心;  二是要做到三个精,精准的定位,精致的服务,...

青海省民政厅等11部门出台方案 积极发展高原特色老年助餐服务

青海省民政厅等11部门出台方案 积极发展高原特色老年助餐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老年助餐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进全省老年助餐服务持续健康发展,近日,省民政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11家部门印发了《青海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设施建设、多元参与、服务质量、补贴支持、综合监管等五方面提出16条...

西藏:多部门推出多项举措 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畅通无阻

西藏:多部门推出多项举措 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畅通无阻

近年来,在数字化推动下,支付交易变得越发简单,现金在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给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乘坐公交车、交话费燃气费、超市商场购物、医院挂号……大多数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手机支付,喜欢使用现金支付。为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西藏多部门推出了多项举措,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畅通...

老年人也爱科技感 “60后”是消费主力军

老年人也爱科技感 “60后”是消费主力军

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简称“老博会”)开展的2024年金芙蓉养老论坛上,“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开玩笑地介绍,这两年参加的讨论银发话题的活动,比过去六七年都多。随着国内第二波婴儿潮(1962至1971年出生)迎来退休,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经济、消费已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国家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