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内容

陕西西安: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关爱多5个月前 (04-24)各地动态793

城墙根下社区食堂飘出诱人的饭菜香,秦岭深处农村幸福院传来阵阵欢笑声,“敬老文明号”窗口服务暖心周到……在“十四五”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陕西省西安市坚持协同发力、齐抓共管,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构建起覆盖城乡、智慧便捷、充满人文关怀的养老服务体系,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贡献“西安智慧”,努力绘就千年古都夕阳美景图,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构建老龄工作协同发展格局

截至2024年底,西安市常住人口1316.7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250.45万人,占比19.02%;65岁及以上人口167.49万人,占比12.72%。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西安市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深化制度创新、夯实服务基础,全力构建老龄工作协同发展格局。

2020年、2024年,西安市两次对市老龄委进行系统性优化调整,推动38个成员单位明晰职责定位,促进老龄工作从“单兵推进”向“系统作战”转型升级。市民政局增设老龄工作处,17个区县(开发区)完成机构调整,构建起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70余名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乡村,倾听老年人的需求和建议,为政策制定收集第一手资料,成为推动老龄政策落地的坚实力量。

2024年12月30日,西安市召开市老龄委全体会议,总结近年来全市老龄工作情况,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今年4月1日,市民政局召开全市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会议,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通报养老领域督查激励区县和养老服务企业优秀案例,解读老龄和养老服务新政策。

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医养结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西安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先后出台《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西安市积极稳妥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方案》《西安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及养老保险、老年健康、老年体育等领域的50余项政策文件,推动服务供给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

目前,全市已建成2749个养老服务设施,包括143个养老院、112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19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30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成老年助餐点864个,家庭养老床位1102张,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全市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483个,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76%。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

各类优惠奖补政策的有效落实,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三桥老年公寓享受居民电价优惠、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集医疗康复、心理慰藉、生活照料等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贴心关怀。

2022年6月,西安市养老服务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创新做法在全国范围推广。2023年7月,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的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西安市养老服务满意度在全国120个监测城市中位列第29位。


1.png

△走访慰问高龄老人

养老服务向“全场景”升级

西安市通过机制创新、技术赋能与服务升级的多维联动,促进养老服务从传统模式向全场景、全链条、全周期的现代化体系转变,为老年人打造既有温度又具品质的幸福家园。


2.png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暨银龄专家送健康”主题示范活动

机构养老——

从“常规运营”向“融合赋能”发展

走进莲湖区荣龄养老服务中心,温馨热闹的氛围扑面而来。日间照料室里,专业护理人员悉心照料着每一位失能老人;一辆辆助餐车驶入大街小巷,为5公里内的老人送去热气腾腾的饭菜;智慧平台24小时在线预警系统,时刻守护着老人的健康安全。过去五年,该中心累计为特困、孤寡、残疾老人等减免费用208万元。

未央区谭家街道一体打造养老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双中心”,66位老人“楼上养老、楼下就医”,生活舒适、安心。85岁高血压患者张大爷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一次突发头晕时,中心立即启动医联体绿色通道,联系上了西安市第三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社区居家养老——

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进阶

在高新区枫林绿洲社区,一块智能大屏实时更新3710位老人的健康档案与服务需求,确保每一份关爱精准直达。75岁的王大爷通过平台预约康复训练后,系统立即智能匹配专业康复师上门服务,工作人员借助智能终端实时记录服务全过程。“服务全程可追溯、可监管。”枫林绿洲社区主任赵雪介绍道,数字化管理让服务效率提升了40%,老人满意度高达95%以上。


3.png

△举办“关爱百岁老人 健康体检送上门”活动

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则为老年人筑牢安全防线。在雁塔区电子城街道,82岁的周奶奶家中焕然一新:卫生间加装恒温花洒与防滑扶手,厨房燃气灶配备自动熄火保护装置,卧室的智能床垫实时监测心率与睡眠质量。“政府补贴大部分费用,完成这些改造我基本没花钱。”周奶奶笑着说。目前,西安市已完成8158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农村家庭每户补贴2000元,城镇家庭每户补贴 4000元,涵盖七大类30项改造内容,精准守护失能、空巢、高龄老人的居家安全。

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展现了智慧养老平台的功能作用。80岁的张大爷独自在家时意外摔倒并触发紧急呼叫器,应急呼叫平台客服立即联系老人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开展救援。

“多亏了这‘救命三件套’!摔倒的瞬间社区就收到了通知,孩子们当天就从外地赶回来了。现在就算我一个人在家,孩子们也能放心了。”张大爷指着智能移动胸牌、红外感应监测器和紧急呼叫器说道。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安装“智能三件套”设备920户,今年将为1500户空巢独居老年人免费安装应急呼叫设备。未来,这项服务还将拓展至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急、助行“六助”领域,真正实现居家养老“一键响应、全程无忧”。

乡村养老——

从“补齐短板”向“特色深耕”跃升

沿着蜿蜒的道路驱车驶入秦岭北麓的长安区韦曲街道崔家营村,村口的社区养老服务站格外醒目。该服务站由村里整合集体经济收益投资建成,集“助餐、医疗、文化”功能于一体,通过“自费+补贴”的形式,服务本村200余位老人。崔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崔尚坤介绍说:“食堂从厨师聘请、食材选料到烹饪制作的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需求,精心搭配每餐膳食,每天只收取10元费用,让老人们花小钱就能吃上营养均衡的三餐。”


4.png

△向老年人讲解养老政策

西咸新区太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为乡村养老注入新活力。这里配备现代化设施,提供集中配餐、全托照护、日间照料、医养结合等多样化服务,满足不同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因子女在外地工作、常为吃饭问题发愁的王大爷高兴地说:“以前买菜做饭太麻烦,经常凑合着吃。现在每餐都能吃上热乎饭,还有人陪着聊聊天,感谢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王大爷的话,也道出了老人们的共同心声。

5.png

△为社区老人过集体生日

擦亮敬老爱老“金名片”

政策惠民,彰显城市温度。619路公交车上,73岁的赵大爷熟练地拿出老年乘车卡,享受免费乘车服务。作为全市96万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之一,他不仅享有每年600元的高龄补贴,还能在各大医院享受挂号、检查等“六项优先”服务。“公交免费、公园免票、看病不用排队,政府为老年人提供了诸多便利。”赵大爷说。

6.png

△西安第七届“老年大舞台”活动现场

西安以真金白银筑牢养老保障基石,年均投入7.1亿元发放高龄补贴,为35万名城乡低保老人、特困供养老人、优抚对象以及居家养老8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低保家庭70岁以上老人增发30%保障金,实现特困老人集中供养全覆盖。市医保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全力推进“智慧医保”平台建设,未来老人只需刷脸即可轻松完成医保结算。

文化滋养,丰富精神家园。截至2024年底,西安市有20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6个社区被命名为“陕西省老年友好型社区”,16个单位和18人分别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每年10月“敬老月”,西安都会为老人们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千名老人参加“银龄健步走”,他们沿着丹凤门遗址前行,在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舒展身心。在市群艺馆,西安第七届“老年大舞台”决赛活动热闹非凡。在高新区细柳颐养中心,“孝亲敬老课堂”座无虚席,来自周边学校的小学生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认真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企业志愿者也送来生活用品,陪老人包饺子、过生日。市民政局牵头开展“关爱百岁老人 健康体检送上门”活动,为百岁老人送上6大类30余项免费体检套餐,并建立健康档案。全市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暨银龄专家送健康”主题示范活动12场。

产业赋能,激发银发经济活力。2024年10月,第二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西安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对养老服务机构购买《西安市2025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补贴清单》内的产品,给予30%的价格补贴,优惠最高可达20万元。此外,出台《西安市开展智慧养老院建设试点方案》,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养老场景的应用,提升养老机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2025年,西安市还计划建设2个适老化产品展销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养老设备和服务理念。

从政策保障到文化浸润,从民生关怀到产业升级,这座城市正以全方位的创新实践,擦亮敬老爱老“金名片”,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来源:陕西省民政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430.html

分享给朋友:

“陕西西安: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的相关文章

为老年人上网安全保驾护航(“融”观中国)

为老年人上网安全保驾护航(“融”观中国)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爱山街道警务人员向群众介绍网络反诈知识。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普及,老年网民规模日益庞大,早起一睁眼就刷朋友圈,短视频一看就是几小时,熬到半夜两三点只为追剧……与此同时,老年人沉迷网络、轻信网络谣言、被诱导打赏等问题不时出现。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数字技术适...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老年期只是人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衰老和功能衰退是缓慢渐进的过程,老年人觉得自己的今天和明天没有本质的不同。” 吴玉韶认为,“养老其实是老年期的一种生活方式,做服务的不能刻意把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开来,把老年人过度‘养’起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69的低龄老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56.1%,如何...

“黑科技”打造智慧养老新场景

“黑科技”打造智慧养老新场景

5月31日,一大批养老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推介会上亮相。老人在做出指定手势后如何触发报警?怎样通过摄像头自动在人员聚集场所标记处于摔倒等异常状态的人?推介会上,参会者纷纷亮出自己的助老“黑科技”。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如何让老年人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晚年生...

湖北开展改善老年人 就医体验试点工作

湖北开展改善老年人 就医体验试点工作

湖北日报讯 (记者龙华、通讯员邱源、罗颖)推广“一站式门诊服务中心”“复诊0元号”,近日《湖北省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由省卫生健康委印发。试点工作从今年6月开始,首先在武汉市、孝感市、荆门市三地部分医疗机构开展,2025年上半年,在总结试点工作情况基础上,将在全省范围内...

利好1.4亿退休人员!2024年基本养老金再涨3%

利好1.4亿退休人员!2024年基本养老金再涨3%

养老金高低,关系亿万老年人生活质量。  为更好保障“老有所养”,人社部、财政部17日发布通知,明确从2024年1月1日起,为2023年底前已退休人员按照人均3%的水平提高基本养老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3%是全国总体调整水平,即计算“大账”为2023年全部退休人员平均每人每月基本养老金涨3%。但算...

江苏东台:打造乡村老人的精神乐园

江苏东台:打造乡村老人的精神乐园

“端午安康粽子香,乐元老人精神爽,歌唱党的政策好,倍加珍惜好时光……”今年的端午节,恰逢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乐元村老年人活动日,全村老年人聚集在村民幸福小广场,欣赏喜闻乐见的节目,不断地鼓掌喝彩,仿佛回到年轻时代。乐元村老年人比较多,全村2517人中有889名60岁以上的老人,80岁以上有188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