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内容

广西: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径——让乡村老人舒心养老

关爱多5个月前 (05-21)各地动态30338

本报记者  张伟涛

揉面、分剂、包馅、蒸制,10多分钟后,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室里飘起了艾草的清香。“青团是我们的一种传统食品,以前是一个人在家做,今天大家穿着民族服装聚在一起,感觉更有气氛了。”68岁的张女士一边灵巧地捏着青团,一边高兴地说,“参加这种活动,我们都很开心。”

“这是我们举办的一场敬老慈善公益活动,在丰富老年人生活的同时,还请来医生为老年人测量血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沙坪镇那琅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黄庭梅告诉记者,这次活动还筹集到3万余元的爱心款物,将用于开展老年助餐、文化活动等。

加快建设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就近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是钦州市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钦州市推动新时代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政策机制,持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以贴心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织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

“谢谢你们帮我修好门前的小路,以后出门就方便了。”84岁的陈阿婆是那琅村的特困人员。那琅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将她列入特别关爱对象,定期上门提供照料和帮扶。“去年,社工在一次入户探访时发现,通往陈阿婆家的一小段土坡路发生塌陷,不仅出行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黄庭梅介绍,发现这一情况后,几名社工就地取材,用砖和石块为老人铺设了临时台阶,之后又通过资源链接,筹集到维修路面所需的爱心款,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将陈阿婆家门口那段坑洼不平的土路铺设成平整的水泥路。

“那琅村有5000多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574人,其中有8名特困老人、19名低保老人、20多名留守或残疾老人。”黄庭梅告诉记者,2023年12月,那琅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在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和文化活动场所的同时,还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入户探访关爱服务。对于特困老人,中心每周至少上门服务一次,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钦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钦州市聚焦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增进民生福祉突破行动、为民办实事等高位推进。同时,出台《钦州市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实施方案》《钦州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以务实举措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钦州市、县两级还完成了老龄工作职责划入和人员机构转隶,明确议事规则和部门职责,强化对老龄事业的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农村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上下齐心、合力推进的浓厚氛围。

记者了解到,钦州市聚焦打造亲民、安全、幸福、放心的养老服务,近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扶持发展一批县级养老机构、打造一批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转型一批农村互助养老设施,新建升级县、镇、村养老服务设施项目30多个,形成了以1个县级机构为中心、N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N个村级养老服务站点为触角的“1+N+N”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同时,不断深化县域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在每个县(区)建成1所县级失能照护服务机构,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护理型床位、星级养老机构数量持续上升,初步形成“兜底有保障、普惠能满足、高端有选择”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链

“一直是我在照顾儿子,现在我年纪大了,照顾起来很吃力。感谢政府的帮助,为我们减轻了负担。”近日,见到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90岁的苏阿婆感激地说。

苏阿婆住在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金鼓社区,她的儿子今年73岁,患有小儿麻痹症,并伴有风湿等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为帮助这家人解决生活难题,社区民政专干帮着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服务,还为苏阿婆的儿子配置了防褥疮坐垫、洗澡椅和坐便椅等,有效改善了他的生活质量。

“家庭环境是老年人居家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其适老化程度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质,我们通过制订‘一户一策’改造方案,精准定位,切实帮老年人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实施机构负责人司彩霞说。

截至目前,钦州市已为2014名特殊困难老年人设置了家庭养老床位。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全力打造“政府主导、机构参与、慈善助力”的“钦情养老”模式,开展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一批服务项目,全面实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精细化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特困、留守、独居等老年人提供关爱帮扶、危机干预、精神慰藉、权益保障等服务。近5年来,已累计服务老年人30余万人次。

同时,钦州市采取设置光荣榜、冠名长者饭堂等措施,引导社会慈善资源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助力农村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搭建智能助餐平台,通过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让老年人得到实惠和便利。

为促进养老机构规范发展,钦州市坚持宜公则公、宜民则民的原则,推动养老机构多模式运营,全市累计运营公办、民办、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等养老服务机构71家,培育广西等级养老机构7家,创建广西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2家,并全覆盖搭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老年人健康安全。

激活农村养老服务原动力

“阿婆,近期天气多变,您要注意身体。”近日,灵山县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护理员秦世红来到三海街道邱善英老人家中,为其提供环境清洁、做饭等服务。

今年90岁的邱善英是名独居特困老人,视力模糊,日常生活存在很多困难。钦州市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后,秦世红成了邱善英的护理员,定期上门为老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生病时帮她买药,为她精心提供多种照顾和服务。

钦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提供上门服务就是要打通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最后一公里”。为此,钦州市通过重点摸排、实地走访等方式,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身体状况、自理能力等进行精准评估,按照不同类型居家老年人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精准化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为5500多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近年来,钦州市聚焦养老服务的主体培育,不断激活农村养老服务原动力。通过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方式,引进和培育10家市外、区外专业优质机构参与钦州基本养老服务,培养本土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护理员489人。

“钦州市推动县(区)民政、乡村振兴部门探索开发农村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384个,为独居、失能、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并协助开展申请补贴、排查安全隐患、配合应急救援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力量。”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钦州市将认真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通过一系列创新改革,为老年人提供贴心、舒心、安心的养老服务保障,努力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升级转型。


来源:中国社会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471.html

分享给朋友:

“广西: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径——让乡村老人舒心养老” 的相关文章

江苏昆山:“银龄自治”让基层治理更出彩

江苏昆山:“银龄自治”让基层治理更出彩

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要怎么“一键叫车”?为提升适老化出行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公众出行便捷性和满意度,近年来,南京市交通运输部门持续指导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行业积极完善助老打车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优化调整,积极推进巡网融合出行业务模式,形成95128电话叫车、固定点助老设备叫车、手机AP...

西藏拉萨:关爱特困老人 弘扬红十字精神

西藏拉萨:关爱特困老人 弘扬红十字精神

5月8日是第77个“世界红十字日”,当天,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和拉萨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了2024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志愿者走进拉萨市三县(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开展生命教育、应急救护宣传、送医送药、慰问、养老服务培训等活动,将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温馨的关怀带给每一位老人。来源:西藏学习平台&n...

广西:建成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2万个

广西:建成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2万个

5月9日,记者从全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现场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广西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全区已建成111个县级失能照护服务机构、13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据介绍,全区目前共有各类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2万个,其中全托服务机构和设施6...

温州市发布建设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实施方案

温州市发布建设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实施方案

近日,《温州市建设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根据《方案》要求,我市要将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服务体系、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坚持大健康理念、政府主导、预防先行、服务保障、医养结合、产业支撑等老年健康方面积极探索,为建立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机制提供“温...

市民政局等11部门印发《方案》优化提升老年助餐服务

市民政局等11部门印发《方案》优化提升老年助餐服务

天津市民政局讯:一碗一筷、一羹一饭,养老助餐服务是老年群体关心的日常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本市近年来大力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民生“食”事,让津城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这几天,此项服务迎来“升级版”,市民政局等11部门近日印发 《关于深化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

西藏:多部门推出多项举措 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畅通无阻

西藏:多部门推出多项举措 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畅通无阻

近年来,在数字化推动下,支付交易变得越发简单,现金在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给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乘坐公交车、交话费燃气费、超市商场购物、医院挂号……大多数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手机支付,喜欢使用现金支付。为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西藏多部门推出了多项举措,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