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内容

跟随子女一起生活的“老漂族”心理健康需重视

关爱多1年前 (2024-05-29)健康科普514

近年来,一些老人为帮助远在他乡的子女带孩子而成为“老漂族”,其中不少人由于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产生心理问题。本市心理咨询师杨秀华提示,子女要高度关注“老漂族”心理健康,多花时间与老人沟通,表现出足够的包容和体谅,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持。

图一.png

“老漂族”主要是指那些年龄在50-70岁,为了帮助子女照顾孙辈,或为帮助子女发展事业,离开家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的老人,能够和子女、孙辈生活在一起,是多么美妙的尽享天伦的画面,但环境的改变、社交的缺失和习俗的不同,以及医疗、出行等多方面的不便,让不少“老漂族”会感觉无所适从,感到孤单寂寞,还可能因育儿观念、生活方式等差异与子女产生矛盾,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杨秀华提示,子女要有足够的包容和体谅,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持,多花时间与老人沟通交流,给父母足够的关注,给老人一个倾诉的出口。当父母刚从家乡来到新环境,要给老人一个适应的过程,积极帮助老人熟悉今后的生活环境,带着父母多到新地方转一转、走一走,讲讲新地方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市井民情等,让老人心里有数、做事有底。父母帮忙照看孙辈、打理家务,子女不能彻底放手不管、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照顾,而是应该和父母分工合作,全家人一起创造和谐、轻松、幸福的生活。在节假日里,子女应该多带着父母和孩子到户外活动,丰富日常生活,避免父母的生活过于呆板单一;鼓励父母多参与社会活动,多结识新的朋友,拓展朋友圈,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从老人的角度来说,很多“老漂族”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选择背井离乡,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转变旧有的养老观念,积极适应新环境。主动与孩子沟通交流,遇到烦恼和实际困难,不要憋在心里不说,及时和孩子沟通能解决不少问题。要主动融入周围环境,平时带孩子在社区、公园等地方玩时,多和年龄相仿的邻居、老人聊天,一起锻炼。现在社区经常举办各类活动,还有各类舞蹈、合唱等团队,老人可以多参与活动,在空闲时间学些自己感兴趣的事,逐渐积累新的朋友圈子,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平时多关注本地的新闻报道,多关注有关异地医疗、养老落户等方面的政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与子女在理念上出现差异时,多沟通、学习、倾听,积极学习新鲜事物。在节假日时,可以回老家探亲、放松身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217.html

分享给朋友:

“跟随子女一起生活的“老漂族”心理健康需重视” 的相关文章

老年人睡得少,可能是一种疾病

老年人睡得少,可能是一种疾病

常言道,人到老,睡得少。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社区老年人群中47.2%存在睡眠障碍,这些人睡眠质量差,长期失眠,存在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专家表示,应关注老年人睡眠障碍问题。本期案例“我每天总是想很多,越想越睡不着,医生你说我该怎么办?”陈阿姨今年70岁,3个月前出现失眠,每天晚上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运动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运动

老年糖尿病发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生理性老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不足,患者主要特征为血糖慢性升高,衰弱属于这一群体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身体机能的衰老会加速机体应激功能减退,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率随之上升。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使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压,减低高凝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