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内容

江苏淮安:织密养老“保障网”,托起幸福“夕阳红”

关爱多1年前 (2024-08-26)各地动态107252

相较于城市,农村“未富先老”“未备先老”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购买力较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程度低;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独居比例较高,失能无人照护的比例也较高。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如何在实现兜底保障的基础上,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水平,让农村老人享有更加幸福的晚年?

1.png

朱码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位于涟水县朱码街道,是淮安市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深化农村养老机构改革的代表。近年来,涟水县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县建县管、管办分离、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方式,将小而散的乡镇敬老院整合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了以往乡镇敬老院条件差、人员少、服务水平低等问题。

记者日前走进朱码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院落环境。中心占地面积12亩,在原河网敬老院基础上新建两层“回”字形养老楼,设有护士站、康复室、书画室、棋牌室、多功能厅等基础配套设施。院长张华栋介绍,长者在办理入住之前,会由专业评估师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并建立档案,月收费在1200元至3300元不等。“根据不同的评级我们会制定不同的照护计划,准确量化养老需求,为长者提供适宜的养老服务。

2.png

陈奶奶今年88岁,因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并发症至双目失明,离不开人,子女又忙,照顾不过来。全天看守需求、巨大的精神压力、高昂的护工费用是刘奶奶一家的烦恼,也是不少家庭共同面临的养老难题。“后来陈奶奶的儿女在实地考察后,决定将她送过来试住一个月,转眼间她已经在这生活1年3个月了。在得到更专业的照护后,陈奶奶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有了较大改善,从刚来时的局促不安到现在日渐开朗,和同屋的奶奶们也相处融洽。”张华栋说。

涟水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3.32%。涟水县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高继承说,2022年之前,全县农村敬老院有26个,总床位约2500张,但床位使用率仅30%。大部分敬老院房屋设施老旧、安全隐患较多,服务专业化水平低下,集中供养的老人获得感、幸福感不足,严重制约了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尤其是农村养老需求,是涟水县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3.png

“去年3月,我们引进优质品牌养老团队,将朱码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委托上海九如城集团运营,在满足区域内特困人员供养需求的基础上,面向社会老人开放,并将服务内容延伸至村级服务站点和居家老年人,与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功能互补。”高继承说,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按照3年行动计划,将全县公办敬老院逐步撤并为5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由县级直接管理,每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覆盖2—3个镇街。

记者了解到,淮安市今年将提升特困供养人员等群体养老服务保障水平纳入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对部分入住率低、硬件设施较差、服务质量不高的敬老院进行优化整合,“打破乡镇敬老院‘一镇一院’‘镇办镇管’模式,探索采取县级民政部门直管、委托运营、招聘专业人员管理、转制为国有企业等方式,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革”;推广农村敬老院“六统一”管理服务新模式,实现人员配置、尊老氛围、管理制度、伙食标准、安全标准、零花钱标准的统一;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向入住特困供养人员的养老机构发放水电气补贴,创新敬老院大宗食品“集采统配”机制,实现以县区为单位统一伙食标准,让民生实事真正落到实处。

原标题:《幸福老年环省行 ⑧ | 淮安:织密养老“保障网”,托起幸福“夕阳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343.html

分享给朋友:

“江苏淮安:织密养老“保障网”,托起幸福“夕阳红”” 的相关文章

多元养老服务让银龄生活再现“芳华”

多元养老服务让银龄生活再现“芳华”

聚精会神构思图案,挥洒自如绘制底稿,指尖流转裁剪卡纸……日前,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东利社区,一场以“春”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剪纸创作之旅正在展开。“看,这是我剪的春字和谷雨节气图案。”社区居民张玲拿着自己的作品向东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展示。展示剪纸作品——春近年来,东营区老年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老年文娱教育风口已至

老年文娱教育风口已至

理解老年文娱教育的核心,首要地是需要从用户层面去洞察,是50后、60后群体进入或即将进入退休生活,他们会进入一个自我解放型的消费阶段。因为退休,收入现金流很稳定,身体也基本上比较健康,就需要大量的文娱、休闲活动来填充,来实现自己年轻时的各种梦想。  这个时候就能看到,所谓老年教育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老...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老年期只是人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衰老和功能衰退是缓慢渐进的过程,老年人觉得自己的今天和明天没有本质的不同。” 吴玉韶认为,“养老其实是老年期的一种生活方式,做服务的不能刻意把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开来,把老年人过度‘养’起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69的低龄老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56.1%,如何...

西藏:多部门推出多项举措 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畅通无阻

西藏:多部门推出多项举措 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畅通无阻

近年来,在数字化推动下,支付交易变得越发简单,现金在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给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乘坐公交车、交话费燃气费、超市商场购物、医院挂号……大多数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手机支付,喜欢使用现金支付。为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西藏多部门推出了多项举措,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畅通...

“黑科技”打造智慧养老新场景

“黑科技”打造智慧养老新场景

5月31日,一大批养老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推介会上亮相。老人在做出指定手势后如何触发报警?怎样通过摄像头自动在人员聚集场所标记处于摔倒等异常状态的人?推介会上,参会者纷纷亮出自己的助老“黑科技”。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如何让老年人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晚年生...

总局科教司:加强老年体育科学研究 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

总局科教司:加强老年体育科学研究 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

2024年全国老年人体育科学大会5月29日在陕西西安开幕,体育总局科教司副司长张涛出席并接受了记者采访,介绍了科教司近年来服务老年体育工作的情况。张涛表示,老年体育工作是体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老年体育科学研究,对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有积极意义。体育总局科教司高度重视老年体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