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内容

学术智慧助力养老 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在京启动

11月15日-16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在北京举办学术大会,围绕老龄政策、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与服务实践等关键议题开展对话,以学术智慧助力“十五五”时期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幕式上,“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启用。大会还同期举行7个平行会议,围绕老年疾病临床医学、医养结合、青年发展、地方实践等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王绍忠在致辞中表示,人口老龄化带来挑战,也蕴含“长寿红利”机遇。如何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共享发展成果,是重大课题。大家需立足国情,以学术确定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用研究深度提升政策精度和服务温度。

1.jpg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王绍忠会长致辞

在学术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李邦华介绍,我国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两大战略任务是:到2035年,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将成熟定型、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2.jpg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李邦华

民政部老龄工作司调研规划处处长任娜表示,“十五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更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净增近1400万。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分享了“老龄研究的国际进展与中国比较”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应深入解读中国特有的社会变迁背景、文化心理机制与制度实践逻辑,利用中国社会积淀的代际反哺模式、社区互助传统以及老年群体在知识传承、家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为构建具有东方智慧的老龄理论提供丰富养分。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展望了“十五五”时期养老服务政策与实践发展趋势。他分析说,养老产业将向银发经济转变,人工智能将重构养老价值链,从“人力密集型”转向“数据智能密集型”。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陈虎,分析了“跨学科视角下的老龄化健康挑战与研究路径”。他认为,多重慢病已成为全球老年人最主要的健康威胁。他呼吁,通过跨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构建多病共管、信息共享与协调的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包括创新老年医疗服务模式、构建智慧养老产业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等。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教授认为,银发经济是“双老经济”,涵盖“为老”和“备老”两大维度。应以全龄人口、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看待银发经济。银发经济大市场涉及衣、食、住、行、用、居、教、学、干、服、康、养、文、旅、葬等几乎所有业态。未来,老龄社会将与社会数智化相互叠加;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

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徐凤芹,在介绍“中西医协同:构建中国式老龄健康服务体系新范式”时指出,中西医协同,是应对老龄健康挑战的破题关键。徐凤芹呼吁把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多靶点干预”,与西医的“精准诊断、擅长攻克明确病灶”的特点有机结合,推动中医药贯穿老年健康服务全链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形成更全面、个性化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陈殿生指出,广泛使用智慧康养机器人,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手段。北航在关键机型上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如研发出的助餐机器人,能帮助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完成进食动作;床椅一体化机器人,可协助老人实现卧床与坐姿的平稳转换,减轻护理负担;保姆型护理服务机器人具备陪伴、提醒服药、紧急呼叫等综合服务能力。未来的智慧康养机器人发展路径,将从专用机器人逐渐向多功能机器人发展,最终实现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526.html

分享给朋友:

“学术智慧助力养老 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在京启动” 的相关文章

多元养老服务让银龄生活再现“芳华”

多元养老服务让银龄生活再现“芳华”

聚精会神构思图案,挥洒自如绘制底稿,指尖流转裁剪卡纸……日前,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东利社区,一场以“春”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剪纸创作之旅正在展开。“看,这是我剪的春字和谷雨节气图案。”社区居民张玲拿着自己的作品向东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展示。展示剪纸作品——春近年来,东营区老年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为老年人上网安全保驾护航(“融”观中国)

为老年人上网安全保驾护航(“融”观中国)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爱山街道警务人员向群众介绍网络反诈知识。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普及,老年网民规模日益庞大,早起一睁眼就刷朋友圈,短视频一看就是几小时,熬到半夜两三点只为追剧……与此同时,老年人沉迷网络、轻信网络谣言、被诱导打赏等问题不时出现。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数字技术适...

港人瞄上“北上养老”

港人瞄上“北上养老”

落幕不久的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电影《白日之下》获得了16项提名,最终荣获3项表演奖项。这部杂糅了香港4个真实社会事件的电影将香港养老的困境如实展现在了世人面前:80多位老人入住的养老机构仅有两名看护人员,逼仄的空间里,老人不仅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还要经受看护人员的打骂和侮辱。电影故事...

新时期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

新时期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

处于21世纪的新时期,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日新月异,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对于老龄化,对于老年人,对于健康和养老,是不是都需要重新思考、重新认识、重新判断和重新定义?  对于从业者或准备进入养老行业者,需要有以下的准备:  一是要有耐心;  二是要做到三个精,精准的定位,精致的服务,...

老年文娱教育风口已至

老年文娱教育风口已至

理解老年文娱教育的核心,首要地是需要从用户层面去洞察,是50后、60后群体进入或即将进入退休生活,他们会进入一个自我解放型的消费阶段。因为退休,收入现金流很稳定,身体也基本上比较健康,就需要大量的文娱、休闲活动来填充,来实现自己年轻时的各种梦想。  这个时候就能看到,所谓老年教育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老...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老年期只是人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衰老和功能衰退是缓慢渐进的过程,老年人觉得自己的今天和明天没有本质的不同。” 吴玉韶认为,“养老其实是老年期的一种生活方式,做服务的不能刻意把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开来,把老年人过度‘养’起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69的低龄老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56.1%,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