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内容

深圳:科技发力打造“银发经济”新生态——“最年轻城市”正在建设“最宜老城市”

关爱多11小时前各地动态3

每日午间,75岁的陈凤基会走进深圳福田区益田社区数字食堂自助用餐,通过小程序完成用户注册后,AI人脸识别功能会自动为她登录账户,取餐自助称重计价,即时无感支付。在这里,智能餐盘还能为糖尿病患者自动计算碳水含量,大数据可以让高血压老人的汤品悄然减少盐分……开业一年多来,一系列“黑科技”不仅让陈凤基这样的老年人离不开这座数字食堂,也让放学的学生、疲于家务的主妇甚至年轻人都成为这里的座上客。

1.png

当前,益田食堂只是深圳这座“最年轻的超大城市”致力于建设“最宜老的城市”的一个缩影。从不断推陈出新的智能适老产品,到遍布全市的“场景革命”,从全产业链条,到统一标准体系……面向“老有颐养”目标的这座“创新之城”,正在为中国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深圳智慧”。

“年轻企业”致力开发“适老产品”

今年春节期间,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老人攀登泰山的短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火爆出圈。这也让开发这款产品的深圳肯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运波发现了一片“新蓝海”。

“订单纷至沓来,让我们看到了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余运波说,“银发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渴求更多的好产品。”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全市涉老企业数量达到8889家,其中既有一批龙头企业,也有大量科创新兴力量,共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覆盖信息技术、高性能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养老金融、智能照护等各个领域。

有企业利用“脑科学+游戏化训练”打造大脑健身房,提前预判、干预治疗老年人认知障碍;有的企业采用太空喷雾淋浴、回吸污水等技术,为失能老人提供便捷洗浴服务;有的企业采用数字鸿蒙底座,利用AI无感交互、打造居家医养新模式;有的企业采用去中心化无网AI等技术,解决一般智能家居隐私泄露、可靠性差等问题;有企业利用3D打印技术跨界生产适老产品;在日益成熟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支持下,不同品牌的艾灸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在深圳同台竞技;在新能源汽车上广泛应用的毫米波雷达走进数万户深圳家庭,帮助老年人健康监测设备升级创新……

深圳有着充沛的工程师红利与活跃的资本市场集合优势,就有望让养老产业跳过‘劳动密集型’阶段,跃入智能科技的新赛道。”余运波说。

“场景革命”打通“银发经济”供需堵点

养老,既是事业,也是产业;既关乎民生福祉,又是新的经济增长极。

2024年9月,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发布了通用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并在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进行了应用测试,它能够帮助老人从床上起身、抱扶到轮椅上、推着轮椅上的老人散步。

眼下,在深圳养老护理院,和“小五”类似的一大批科技感满满的智能设备已经“上岗”。院长李锡坡说,只有开放养老应用场景,才能促进技术更快地迭代升级,更接地气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需求。

如今,遍布全市的“养老场景革命”,充分激活了市场资源,打通了养老供需“堵点”——70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160家社区长者服务站、266家长者饭堂及助餐点……深圳通过开放场景,让整个城市成为养老科技的试验田。

在桃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老年人可以跟下棋机器人对局、跟“悟空”机器人聊天,可以便捷租借外骨骼机器人、电动代步车等智能辅具;在多个社区的数字食堂,“刷脸支付+营养云脑”系统通过AI算法为老人定制个性化餐单,食堂系统同步链入长者助餐补贴系统;“无感监测+云端响应”智能守护体系为全市3400名高龄、独居等特殊困难老人居家安全保驾护航……

“事业和产业,是养老服务的一体两面。深圳着力统筹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力量,贯通养老全生命周期链条,把惠民生和扩内需、促产业结合起来。”深圳市民政局局长黄哲说。

为高质量养老服务贡献“深圳智慧”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老有颐养”等七个关键民生领域成为深圳发展的重要方向。

黄哲介绍说,作为“先行先试”,为全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探索的“排头兵”,深圳每两年开展一次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累计问卷超过50万份,及时、精准“定位”老年人的高频需求。

“深圳因地制宜扩展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涵盖兜底保障、社会保障、服务供给等27个项目,比国家基本养老服务增加11项。”他说。

在政策扶持上,深圳将智慧养老、康复辅具产业列入“20+8”产业集群的大健康重点细分领域推动发展,落实51条涵盖用地、规划建设、税费优惠等扶持政策,不仅吸引大批社会资本投资养老,还推动各领域企业向“银发经济”领域延伸,引导其他行业跨界赋能养老服务业。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448.html

分享给朋友:

“深圳:科技发力打造“银发经济”新生态——“最年轻城市”正在建设“最宜老城市”” 的相关文章

西藏拉萨:关爱特困老人 弘扬红十字精神

西藏拉萨:关爱特困老人 弘扬红十字精神

5月8日是第77个“世界红十字日”,当天,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和拉萨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了2024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志愿者走进拉萨市三县(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开展生命教育、应急救护宣传、送医送药、慰问、养老服务培训等活动,将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温馨的关怀带给每一位老人。来源:西藏学习平台&n...

多元养老服务让银龄生活再现“芳华”

多元养老服务让银龄生活再现“芳华”

聚精会神构思图案,挥洒自如绘制底稿,指尖流转裁剪卡纸……日前,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东利社区,一场以“春”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剪纸创作之旅正在展开。“看,这是我剪的春字和谷雨节气图案。”社区居民张玲拿着自己的作品向东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展示。展示剪纸作品——春近年来,东营区老年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广西:建成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2万个

广西:建成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2万个

5月9日,记者从全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现场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广西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全区已建成111个县级失能照护服务机构、13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据介绍,全区目前共有各类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2万个,其中全托服务机构和设施6...

港人瞄上“北上养老”

港人瞄上“北上养老”

落幕不久的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电影《白日之下》获得了16项提名,最终荣获3项表演奖项。这部杂糅了香港4个真实社会事件的电影将香港养老的困境如实展现在了世人面前:80多位老人入住的养老机构仅有两名看护人员,逼仄的空间里,老人不仅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还要经受看护人员的打骂和侮辱。电影故事...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老年期只是人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衰老和功能衰退是缓慢渐进的过程,老年人觉得自己的今天和明天没有本质的不同。” 吴玉韶认为,“养老其实是老年期的一种生活方式,做服务的不能刻意把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开来,把老年人过度‘养’起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69的低龄老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56.1%,如何...

北京:首家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 示范活动基地正式揭牌

北京:首家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 示范活动基地正式揭牌

4月30日,北京市首家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示范活动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世园公园中国馆举办。北京世园公园成为本市首家社会化退休人员示范活动基地,到世园公园组织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活动时,在入园门票、酒店住宿、活动报名、场地租赁等方面可享受相应优惠政策。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北京市就业促进中...